服务热线:13955133297
张波
发布时间:2018-08-05       阅读次数: 28600



   张波    1971年生于山东济南,结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写意人物工作室。200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杜滋龄工作室,2011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任惠中工作室,山东画院高级画师。2007年参加黄山行七人展(黄山);杜滋龄工作室画家作品展(东莞);杜滋龄工作室人物画精品展(芜湖);深圳水墨精品展(深圳);第四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西安);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南宁);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合肥);东方既白·张波水墨人物画展(厦门);2012年“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上海);“话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湖北十堰);第三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郑州),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作品等。

   作品曾发表于《美术》、《美术界》、《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收藏与鉴赏》等。















化 古 融 今   水 墨 清 扬

  张波印记 




  寺院坡村的寨上山是小浪底较为别样的景区之一,山脚下便是闻名于世的小浪底大坝,四周群山环绕、景色秀丽,是静养心灵的迷人之地,来此写生有缘与张波造访此地,白天紧张而忙碌的写生,因为山不太高,我们早晚侃山散步到山顶,有了这二十多天的厮守,对张波也有了深入了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读物唯有古今名著、连环画,这些都是他心摹手追的对象,有些甚至倒背如流,这些记忆给他以后的国画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学期间学校的板报宣传栏成为老师批给他的艺术田园,任他尽情耕耘,很多女同学投以羡慕的目光,他偶尔回眸一笑,心里甜滋滋的!

  阴差阳错,却抡上了公交车的方向盘。由于对工作得热情,他每天早起晚归,东西南北迎来送往,芸芸众生都以微笑面对,一干就是十三年,自然阅人无数!

   张波有一双精锐的慧眼,看人看事特别明白,过去公交车上乘客吵架时有发生,遇到这样的事,他将车往路边一停,说一声“你们吵完了咱再走!”这样一来满车的乘客矛头都对准了吵架者,很快这样的争斗就平息了。

  张波是一个心善的人,每当看到年老体弱或病残的乘客,他都要求让年轻乘客让座并帮扶,有些人蛮横无理,他都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说服对方,从他上车的第一天起,公交车里的故事就开始上演着喜怒哀乐,离奇古怪,惊心动魄的事,他都以仁慈,睿智面对,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在这十三个春秋里,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钟爱的绘画艺术,在闲暇的时间创作的作品在全省全国屡获殊荣。

  勤谨敬业是张波走向成功的必然因素,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突变,长期的辛勤努力使他的知名度渐涨,开始接到一些订单,收到第一笔银子时,心潮澎湃,很不平静,这是对他成果的肯定,在艺术上又有了新的规划,他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欠缺,从长计议,开始恶补,古代的,现代的,优秀的,经典的,无一例外,统统临摹。一个下午画十几个整张,一刀纸用不了几天就让他给整完了,几近疯狂,后来到了几可乱真境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体力有些不支,他向经理提议调换一下工作到宣传口,比较适合,也是对他专业的支持和重视,结果一拖再拖,无奈之下写了辞职报告,经理还是不批,一气之下将经理炒了!别亲弃子,游学京华,几年下来,收获颇丰。

  “上天有好德之心,人间必有好德之人”,一个人的善念和修为更多的来自于家世的渊源与教养。张波也是极富正气,亲和力的山东汉子,乐善疾恶,才思敏捷,敢于担当。集体写生或创作学习,同学们时不时向他求教,他会认真分析,把自己知道的都会统统道来,让你明白,就和他的为人一样推心置腹,如沐春风。张波的造型能力极强,丈二八尺作品对他来说已无足挂齿,轻车熟路,顺手捏来,一蹴而就,画大而不空,有位朋友还刻了“丈二不空”一方印送给他。他说:“为了心手双畅,就得不停的画,积累才能进步,这是硬道理没有捷径,最后的境界是在宣纸上自由挥洒”。大画小画一年画个十几刀纸对他来说不成问题,这大概就是他艺术和市场双丰收得主要原因吧。张波属于勤奋而低调这一类型,卖画从不张扬,只有一句“换点银子使唤”,含蓄而朴实,当然这几年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行家的关注和藏家的追捧。


  现代意识是一种文化观念,也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体现。张波将传统的笔情墨趣通过积累提炼营造出自我的笔墨语境,他是以现在和以往的价值观念转换为参照,带有明显的传承和创新意识,与时代的审美同步,与他的思想,追求相关。张波的古典人物画是以审美的“趣”,高古的“逸”为目的的欣赏来取悦观者。将“儒”,“道”,“禅”人物的隐逸,超脱,随性的情趣尽情挥洒,从自我中陶醉,影响至深,在绘画的形势体现上,创造出的艺术形象不再是客体本身,而是主客相融的统一体,一种情感的形式和精神符号,即此为意象古典意识,有意与无意之间塑造出人物的达观情怀。重意趣,重书卷气,追求一种娴雅,超脱的理性表现。“文人画”的情景很多是以文人遁世观念出发的“不屑形似,崇尚神韵”,使水墨人物画的笔墨在游离它所表现人这个主体之上,使笔墨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赋予笔墨本体的神和韵。

  张波的人物画创作,是靠笔墨情境精心营造的,所以笔墨技法的突破,同样能给人的视觉带来新的感受,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说:“故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师者森罗万象”,所以张波的笔墨更多的从现实感受中来,随着题材更新而发展。中国书法,绘画是最能体现画家个人性情的视觉艺术,其微妙的笔墨内韵潜藏着其行为方式和文化主张,。张波将更多的传统笔墨语汇切入了人物的体面造型中。他对于人物体面造型有深刻的理解。对于形体敏锐的捕捉力和对形体在创作中的驾驭力,由此而具备一种疏朗俊逸的文化气息。张波的国画人物,在走出现实之后以更为强烈的表现与象征语言,抒发对生活深层次的表现,注重自我的生活阅历和内心体验,用空灵,洒脱的笔墨塑造鲜明的艺术个性、精神特质。

 

 



风  行  水  上


 

  初识张波兄,便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体会到一种豪纵气息。后来得知,他少年时便能作巨幅花鸟画,名闻乡里。这使我们忽然想起了潘天寿或是李苦禅。然而,穿花过柳的燕雀,乃至栖止峰巅的鹰鹫,都无法读懂张波的心声。其画笔最终描绘的还是出尘绝俗的高士;清新雅致的仕女;精彩激昂的社火;信念真诚的藏民。

  据说人类最初想要描绘的形象,就是人自身。多少年过去了,经典画作层出不穷,画史画论连篇累牍。然而,人们表现自身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少。笔者曾经与张波兄交流看法,询问他是在画自己还是在画他人?他说既是在画自己,又是在画他人。

  在我看来,所谓“画自己”便是自身的天性流露,物化为艺术作品。艺术家笔下的物象是自己内心所向往的。徘徊山中,体味山静日长的感受;优游林下,享受朋友相聚的快乐;论道品茗,摆脱尘嚣俗事的羁绊;诗歌唱和,愉悦不堪重负的心灵。这是张波兄愿意和其画作欣赏者一起分享的理想境界。停留在自己营造的梦中,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但是张波兄却总愿意醒着,看着现实世界的种种状况。就如同酒桌之上,旁人一一醉去,进入属于自己的梦乡。而张波却依然故我,保持着雪亮的眸子审视着酩酊的人们。人物画自古就负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使命。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画家眼中的现实不带上画家心中的烙印。六朝四大画论家之首的顾恺之在人物绘画美学上提出了“传神写照”“以神写形”,确认“神”是人物(画)的内在生命本体,一幅人物画必须表现对象的内在神韵,而不拘泥于外在形貌,方是一幅成功的美的人物画。据《世说新语·巧艺》记载:“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郎有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顾长康即顾恺之,其人物画并不重形似,而且不惜破坏原始形貌,以“益三毛”来表现对象内在的神韵“识具”,可见,对于人物绘画,其美的来源在“神”而非“形”。这一传统在张波的画面中得到了极好发扬。他笔下的藏民形象是多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藏民形象的合体。尤其是画中的儿童形象更是让人过目不忘。儿童的眼神,本应是烂漫舒展的。而作品中所展现的却是与孩童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也许这眼神象征着藏民们对本民族历史传统的无法忘却,和对恒久信念的不懈追求。这眼神又和张波的眼神何其相似。这可能就是张波的“画他人”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看,张波兄画自己的理想境界时渗入了古人的情怀。而他关注现实生活时却又加入了自己的判断。这两点相反相成圆融在张波的水墨人物世界中。

  风在变,水流也各不相同。如果说张波的理想是“风”的话。那么,各种各样的现实状况就是不同形态的“水”。勤奋的张波不断将理想与现实相融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中。理想猛烈则水面必不舒缓。愿画家张波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