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955133297
张冬青
发布时间:2018-08-05       阅读次数: 28600




    张冬青, 194912月生,大学学历。1999年入深圳市书画艺术学院学习国画油画书法等。2009年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高研班吕云所山水画创作室进修,2010年九月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硕士课程班林凡工笔画工作室学习,为访问学者。2011年8月结业于现代工笔画院暑期重彩画研究班。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区各级美展并获奖,并被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地址:深圳市爱国路外贸大院6401  邮政编码:518021

电话:0755-25527757,13802220510(深圳)13240120406(北京)








皖乡之秋

梦回皖乡

神舟出岫

 

作品参展、发表及被收藏情况

 

2009.12——“溪山秋意图”在北京一得阁艺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2009.12——“浮岚烟翠”发表于美术报并被收藏。

2010.03——“绿染春深”在清华美院展览并被收藏。

2010.7.19——山寨清韵”参加清华美院毕业展并被收藏。

2010.7.27——“古寨新韵”被“西部大地情”组委之一的鄂尔多斯市政府收藏。

2010.8——“苍岩翠岭”刊登于8月号(第53期)的中国画家杂志,作品被杂志社收藏。

2010.9——“幽静山乡”“溪山叠翠”“溪山凝翠”刊登于河北省“当代书画”杂志第2010.NO09(总第21期)。

2011.3——“皖乡之秋”入选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神舟出岫”入选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中国美协)

2011.2——“徽居古韵”入选深圳首届山水田园杯国画大赛获三等奖

2011.4.20——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皖乡之秋”“神舟出岫”展出。

2011.4.28——“徽乡之秋”入选纪念黄公望山水画展,5.22在苏州常熟展出,作品被常熟美术馆收藏。(中国美协)

2011.5.3——“皖南清韵”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2011.5——“皖乡之秋”被刊于“中国美术馆”杂志第2011.05期(总第77期)封二。并被刊与《国画收藏》《中国工笔》杂志。

2011.7——“云拥翠岚”苍岩翠岭”刊于《2010-201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硕士课程研修班作品集》上。作品被萃英集团收藏。

2011.7——“皖乡之秋”“神舟出岫”“立秋”刊于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展优秀作品集,“立秋”被收藏。

2011.7.15——“梦回皖乡”“云拥翠岭”“秋韵`”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展,“云拥翠岭”被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收藏。作品和论文《我的色彩》刊登在《2010-201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硕士课程研修班结业画集》上。

2011.8.6——“蛟龙出岫刊登于第61期《中国书画报》,作为当代百名中国工笔画家提名展中第一期十名艺术家之一被介绍。

 

              古寨新韵            

云拥翠岭

山寨清韵

苍松翠岭

徽乡新韵

 

宁 静 中 的 美    

                                作者邢春江  
     
  中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于五月二十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张冬青二幅作品入选,一人两幅作品同时入选一个画展也是少见的,其中皖乡之秋获优秀奖,这也是她几年来奔波于京深求学路上的结晶。她的工笔画之精致,源于她的平心静气,当放纵.即时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当躁动的心态调遣着绘画的粗俗与荒率,她却以一种凝神专注的精神,沉静而细致的打磨着每-件作品。她不与世争不与人争,我与她同学期间她就以从容淡定的姿态,竞竞业业于手艺的劳动,她的作品精细而工致的勾画.不厌其烦的渲染,使每一个细节都变的深入而充满生命感,她紧紧抓住江南民居这一熟悉的典型特征,去营造自己心中的家园。
       皖乡之秋画面上那长线的芭蕉,短笔的杂树,姿意交错.蔓延,幽深的黑瓦与斑驳的白墙穿插其间,厚重而不失清丽,精致而不媚俗,她将优美的美学内涵穿透在工细的线条.逼真的造型与精妙的色彩之中,从而实现一种具有精神深度的唯美创作。画面中那宁静中的美犹如一首江南乡土抒情诗。
       精彩的作品要用心灵去感悟,用生活去架构,用情感去表现,愿她走远走高!

 

春山滴翠

徽居古韵

溪山凝翠

 

色彩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应用有感

林凡工笔画工作室 张冬青

 

历时一年的人大林凡工笔画碩士课程班就要结束了,回顾一年来走过的学习历程感慨颇深。在林凡导师人大和工笔画学会的积极并有创意的教学安排: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即在一进校门就面临“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的创作任务,一边搞创作一边学习,通过在当代中国工笔画画坛上有成就的画家教师的毫无保留的授课中我收获颇丰。罗寒蕾老师生动细腻的人物画绘画技法,石君老师别开生面的花鸟画制作过程,贾宝峰米娜老师教授的李魁正导师正规院校教学体系的色彩、构成等知识,及怎么借用中西名家的作品用与自己的创作,王裕国、谢忠君老师的山水画技法,林凡、李魁正、朱理存、郭继英、唐秀玲、韦红燕、李祥、李爱国、姚秀明、莫晓松等老师的绘画理论和创作理念等,一年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这在各地历届培训班可能都是首屈一指的。我在这一年中也收获很大,“皖乡之秋”和“神舟出岫”入选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其中“皖乡之秋”获优秀奖,“徽乡之秋”入选“纪念黄公望山水画展”。而这在没来学习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些成就也凝结了诸位老师的心血,在此深表谢意。

一年的学习感触最深的是色彩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应用。

我在深圳市书画艺术学院经过中国画的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学习以后主攻写意山水,浅降山水,用色单纯,花青、赭石、三绿是常用的颜色,除赭石和三绿有时调和使用外,基本上是单色使用,在清华美院高研班吕云所山水画创作室进修期间画了些青绿山水,也是按传统的程式化的方法来画。我曾经懊悔选择了山水画就和绚丽的色彩无缘了。自从进了林凡工笔画工作室贾宝峰米娜老师教授了有关色彩的情感效应,色谱的构成要素,色彩的和谐原理,色彩的调和对比方法,色彩的配置和使用等知识,演示了李魁正导师的"混撞冲漬,交错点彩",使我茅塞顿开,原来中国画还能这样画!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色彩绚丽的大门。

传统的工笔青绿山水是先以墨线勾勒轮廓,然后山石用赭石罩染,用石青、石绿、朱砂分染,树木先用水色染,再用石色点染,已有一套即定的程式.其色彩观源于"随类赋彩",基本上是自然色彩的再现。用色基本上是单色且是高纯度的原色,画面色彩斑澜,富丽堂煌,但不免显得火气。而今天看古代重彩画的色彩深沉清雅厚重很大程度上是灿烂后经过时间的冲刷退火的深沉与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多样化以及求新求异的时尚需要,对工笔山水画的设色有了新的要求.近年来许多工笔山水画家把西方科学的色彩语言及日本的色彩构成和材料、技法引入工笔山水画,使其有了多元的发展。

一、随类赋彩走向随意赋色””随情赋彩。不被自然景物所役按画家的主观情感或画面的需要安排色彩,主动用色彩关系画画,画面讲究色彩的和谐和对比,注意色彩的冷暖和鲜灰。

二、调和色-高级灰色的应用使画面典雅时尚现代。石、水两色或多色调和使用,水、石色中调入白粉色使用,两个对比色调和,如朱磦和三绿调和,配比不同,色相不同,加入白粉则明度不同。调和色多使用在末骨画中,用“混撞冲渍”法一次完成画面,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传统的工笔青绿山水也在求新求变。画家使用岩彩,泼绘石青、石绿或蛤粉,贴金、银箔,造成迷离朦胧的效果,打破传统青绿山水工整板滞的不足,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四、新材料的应用使当代工笔山水画的色彩耳目一新。在以蒋彩萍老师为首的一批留日归国的画家不懈的努力下,把日本画的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形象符号的提炼,材料及机理的应用引入中国画,使岩彩——这一源于中国本土的材料在工笔山水画中大放异彩。1500种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粗细的岩彩,加上金、银箔和其他五颜六彩的金属箔极大地丰富了工笔山水画的色彩表现力。另外许多画家也尝试借鉴其他画种,使用了水粉、水彩、丙烯、日本樱花、韩国颜料等作画,因而涌现了一大批新颖的山水画作品。

我的“皖乡之秋”创作立意:选择绿色基调是表达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处红树表示硕果累累,又点了题。构图:选择徽乡白墙黑瓦,加上灰调的植被,组成黑白灰,徽乡民居成“Z”字走势,白墙黑瓦注意了在画面中的聚散,细密的竹叶与宽大的芭蕉叶形成对比,产生一种韵律上的美感。制作:采用揉纸法,刷上一层灰绿色作为基调,“画中间,染两头”即先给一个中间色,再根据画面的需要压暗提亮。设色方法还是传统的平涂分染,白墙用白粉、赭石、三绿撞色,干后用白粉干擦,造成斑驳的机理,由于我不是裱平了画,揉纸产生的凹凸经白粉干擦以后效果很好。由于紧扣了新农村题材,此画在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中得了优秀奖。但还有很多不足,有待以后改进。

总之现代工笔山水画有太多的新题材要我们去发现、去表现,有太多的新材料让我们去尝试,我感到生长在这个时代选择了绘画的幸运,我的路会走的越来踏实,越走越宽。

       (2011620日於中国人民大学林凡工笔画工作室)

 

归舟

 

清夏 

 

万壑积翠

清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