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955133297
杨士林
发布时间:       阅读次数: 28522
杨士林  号怀沙,室名双钵精舍,安徽凤台人,蚌埠市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郑板桥评传》、《广陵奇才——郑板桥传》、《金文百联集》、《游心集》、《洪武中都城陶瓷萃珍》等;主要论文有:《中国狂草书派论》、《春秋战国书风管窥》、《体道·游心·书艺》、《淮河文化摭谈》、《淮河文化探源》、《白善诚漫画艺术简论》等。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加拿大、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展出,并在国内多次举办过个展。其作品和小传收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

杨士林和他的书法艺术

——主持人手记

    入选条件极为严格,曾经对于志学、王成喜、于文江、周韶华、贾浩义、姜宝林、陈永锵、李宝林、施本铭、龙瑞、范扬、刘亚明、顾黎明、马振声、程大利、曾来德、王天胜、范婴子登(中国香港)、林恭助(日本)等等一系列艺术名家及其作品进行过经典介绍的《中国文化报》“名家艺术”栏目(该栏目由本报企业文化与国际交流部主编),本期推出的是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和收藏家杨士林先生的作品介绍。一贯主张“文无第一”“春兰秋菊各有其美”的中国文坛,却也有一些名家的作品被公认为达到了一流的水准,由于杨士林先生的书法作品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成为本栏目隆重推出的人物。

    杨士林先生是一位胸襟宽广、视野开阔、学养深厚、勤奋笃实而又淡泊名利的学者型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融会创新、自成一家。他的这些浓郁地体现出“瘦硬”“古朴”“沉静”之美的书法作品,带给我们的是说不尽的欣喜和兴奋,以及由衷的赞叹与极大的精神享受。

    赵朴初先生在看过他的行草册页后,亲笔题跋,给予过很高的评价。在人们的眼睛里,杨士林是一个儒雅、博学而又单纯的文人,难以想象在20多年前,他曾在政界展露才华,先后担任过安徽省太和县县委书记、阜阳地区地委宣传部部长等行政职务。1987年,杨先生毅然弃政从文,专心于艺术和学术研究工作。

    作为一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杨士林先生对于书法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书法应当说是写心的艺术,因为它那带有生命意味的线,较之其他艺术,展示心灵更加直接。它的律动,甚至可以看作是人的心灵波动曲线的实录。他说,书法创作首在养心,书法艺术追求的自然,同艺术家心灵的自然是相当一致的。不管你感悟到没有,在真正进入创作境界时,也便是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之时。其时的挥毫,已非手运,而全为心运,那实在是一种混沌的状态,一切是无,一切又仿佛是有,有与无,已无任何可以捉摸把握的形态,一切是那么的澄澈空明,脑中像一张白纸,又是那么模糊,恍如水中之月,雾中之花,恰如一种气功状态。

    杨士林先生还是一位收藏大家,手中价值连城的藏品不可枚举,其几十年的收藏实践磨练出他的一双慧眼,也积累了颇丰的著述。更妙的是,这一切的成就是水到渠成的,都源自于他所拥有的一颗自然纯净的心灵,这大概才是体验艺术大道的必然吧。


虚静·自内·艺术

□ 杨士林

    百年人生,过客匆匆,倏然而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常而又平常。然人类自会折腾。先闹出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明白者多了,便发现“智慧出,有大伪”。社会纷争的根子,皆源于这该死的“智慧”。于是便有了“绝圣弃智”的呼吁。于是便提倡“见素抱朴”。万物繁复,眼花缭乱,终不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于是乎,“九九归一”便成了自然而然。

    生存的种种折腾,皆与生命的延续相关联。个体的差异、选择延续的手段也便产生了差别。拿锄头耪地,同捉笔杆为艺,皆系延续手段,有何不同?不同处,便在这“智慧”作祟。捉笔杆者偏要耍小聪明,几经折腾,当生命途程将近的某一天,突然发现,这一切都是徒然,还是“九九归一”为宜时,而余下的时日已自无多,于是,便有种种慨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后人读之,扼腕惊叹。然后来者,后来者人生之始,谁顾及垂死者之言,自会投入折腾之列……

    “围城”!几人跳得出?然而,人类在延续,生生而不息,循环往复,自成成规。参破者未必便能逸出,又何必用心“在乎”呢?

    有两种人不宜为艺:绝顶聪明者与白痴。白痴碍于无知,绝顶聪明者失于卖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前者在于增加,后者在于减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才贴于自然,更贴近乎艺术。不“损”假、恶、丑,岂近真、善、美。远离伪,方能逼近真。“因心造境”。“澄怀”方能“观道”,“文心”尚可“雕龙”。卖弄者,终失之伪,“聪明反被聪明误”。然而,“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呜呼,又回到了“何必当初”。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言为误落,未尽如是。某亦挣扎半生,托名艺术,而作生存手段。既属凡夫,岂能逸出,身陷“围城”,自是必然。虽曾“上穷碧落下黄泉”,到头来,却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曾信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躲得十几春秋,终觉有得有失。知天命后,方识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之深心,“静故了群动,空可纳万境”。“藏”之在心,自得虚、静。愚钝之人,用点笨功夫,或有些许合拍。烟障尘锁,心得虚、静,自觉小得自由。哲人谓:美是自由的象征。“游心于无何有之乡”,美复归乎?

    嚼得菜根,方参澹泊之味,悟得虚静,始获自由之心。信乎?遗世独立,自在自为,甘作游鳞,何须临渊而羡?